新華社南寧11月30日電 題:更高水平開放帶來更強發(fā)展動力
新華社記者黃浩銘
在10萬多平方米的展廳內,5000多個展位向各國客商展示琳瑯滿目的商品;1600多家中外企業(yè)線下參展,智能機器人、3Dface等吸引眾多專業(yè)觀眾圍觀;“云上東博會”平臺上,數以萬計的“云洽談”持續(xù)舉行……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在正在舉辦的第17屆東博會上,中國與東盟各國通過參展參會促進合作的熱情并未減少。
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。2004年,首屆中國—東盟博覽會、中國—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舉辦時,雙方年貿易額僅有552億美元;2020年前三季度,雙方貿易額已達4818億美元,互為最大貿易伙伴,實現歷史性突破。
比數字更令人感受深刻的是展會上商品的變化。從初級農產品、手工制品、食品等唱主角到5G技術、人工智能、高端裝備等為主導,中國與東盟合作不斷拓展和加深,并展現出廣闊前景和巨大潛力。
中國與東盟多領域的深度開放與融合使雙方獲得看得見的實惠。在中國—東盟自貿區(qū)框架內,7000種產品取消關稅,90%以上商品實現零關稅,貓屎咖啡、貓山王榴蓮、山竹等東盟特色產品更多地走進中國民眾的生活。作為東盟主要游客來源國和投資方,中國為東盟旅游業(yè)等行業(yè)提供了更多發(fā)展機遇……中國—東盟關系已成為亞太區(qū)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;中國—東盟關系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。
RCEP的簽署將使中國與東盟之間市場更加開放、聯系更加緊密,給民眾生活帶來更多便利。雙方正在數字經濟、電子商務、智慧城市、5G網絡等領域進行更廣泛的合作,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(fā)展,為雙方經濟社會發(fā)展注入新活力。
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(huán)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(huán)相互促進的新發(fā)展格局下,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,將為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,共享發(fā)展機遇和成果。
-
大數據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(guī)則規(guī)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(fā)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